地理環(huán)境
發(fā)布日期:2024-05-17 15:54 來源: 新絳縣政府網(wǎng) 瀏覽次數(shù): 【字體:大 中 小】 打印本頁
地貌
縣境北部為呂梁山區(qū),南部為峨眉嶺丘陵區(qū),中部為汾河高低階地構(gòu)成的沖、湖積平原區(qū)??偟牡匦问悄媳眱蓚?cè)高,中間低,東部高,西部低。全縣一般海拔為400~600米,最高處為縣西北的姑射山峰,海拔1438.4米。最低處為萬安鎮(zhèn)的趙村渡,海拔為381.9米。根據(jù)地質(zhì)構(gòu)造、地貌特點,巖性及成因類型,全境可分為四大地貌單元。
呂梁山基巖中低山區(qū) 分布于縣境北部的武家坡、馬首山、胡桑莊、老凹溝一帶。面積45平方公里,出露巖性由南到北依次為太古界花崗片麻巖,元古界石英砂巖,寒武系、奧陶系灰炭,石炭系砂頁巖。海拔600~1438.3米,山勢陡峻,“V”型溝谷縱橫,裂隙溶洞特別發(fā)育,出露較多的小泉水。
呂梁山在本縣境內(nèi)為東北一西南走向。東起鄉(xiāng)寧、襄汾、新絳三縣共界的華靈廟,西至稷山、鄉(xiāng)寧、新絳三縣共界的三界莊,呈一弓形。東端姑射山為境內(nèi)最高峰,海拔1438.4米,峰巒起伏,山勢雄偉,“姑射晴嵐”自古為本縣十景之一。傳說所謂“藐姑射之山,有神人居焉”即在此。西端馬首山,海拔1351.6米。因形似馬首而得名?!吨彪`絳州志》謂,春秋時“趙盾田于首山”即此。呂梁山南坡陡峭,土層淺薄,植被稀疏。山間谷地與北坡植被茂密,覆蓋率一般在80%以上。
峨眉嶺黃土丘陵區(qū) 峨眉嶺黃土丘陵分布于南部劉峪嶺、臥龍莊一帶,面積50平方公里。地層由第四紀(jì)中更新統(tǒng)洪、沖積黃、紅色亞粘土、亞沙土及上更新統(tǒng)風(fēng)積黃色亞粘土組成。岡巒起伏,溝壑縱橫,水土流失嚴(yán)重。南北“U”形谷特別發(fā)育,地形呈梁狀,黃土喀斯特、黃土柱、滑坡到處可見。峨眉嶺在境內(nèi)為東西走向,東接侯馬市境內(nèi)紫金山,西連稷山縣境內(nèi)稷王山,一般海拔600~700米,最高海拔768.3米。
九原山丘陵區(qū) 分布于古堆、清風(fēng)莊一帶,面積約17平方公里,巖性為寒武系、奧陶系白云質(zhì)灰?guī)r。九原山以有9個峰頭而得名,寬1~3公里,長5公里。主峰螞蚱嶺海拔591.9米,被覆厚層黃土,土質(zhì)中含有一定料姜石,頂部3~5米下埋有10~15米厚的石灰?guī)r層。山西部古堆旁有泉水流出,為本縣最大泉流。
呂梁山前傾斜平原區(qū) 分布于西南董、南范村、喬溝頭一帶,面積50平方公里,海拔480~650米,地形由北向南傾斜,東西方向呈波浪起伏,表面為第四系全新統(tǒng)洪坡積卵礫石、亞粘土覆蓋,沖溝由扇頂?shù)缴冗吘壋史派錉罘植?,溝底布滿卵石。
呂梁山前洪沖積平原區(qū) 分布于泉掌、北張、澤掌一帶。面積70平方公里,海拔450~480米,地形由北向南下斜,地表為第四系洪積黃紅色亞粘土覆蓋。
汾澮階地區(qū) 汾澮階地廣泛分布于汾澮河南北。一級階地區(qū)分布于樊村、南關(guān)、木贊一帶。面積約90平方公里,海拔高程385~400米。高出汾河3~10米。地勢開闊平坦,汾河貫穿其中。二級地區(qū)分布于南劉、龍香、南梁、趙村、符村、韓家莊、中村北一帶。汾北二級階地海拔高程390~410米,高出汾河8~18米,階面平坦,成帶狀殘存。汾南二級階地海拔高程390~420米,高出汾河8~28米,階面由南向北下斜。三級階地區(qū)分布于汾北的永豐莊、周莊、樂利莊一帶及汾南的萬安、陽王、支北莊、譚家莊子一帶,汾北三級階地面積138平方公里,海拔高程400~450米,高出汾河l8~48米。汾南三級階地(即南塬)約130平方公里,海拔高程400~550米,高出汾河18~168米,階面西半部地勢開闊平坦,由南向北下斜。東半部南北向沖溝深而長,一直發(fā)育到峨嵋?guī)X。
地裂縫
在新絳縣汾南,沿著峨眉嶺前的黃土地帶,從東到西橫貫一條地裂縫。全長約30公里。涉及柳泉、橫橋、支北莊、萬安、陽王等5個鄉(xiāng)鎮(zhèn)的19個村莊。
據(jù)初步調(diào)查,這條地裂縫東起侯馬市的上馬一帶,由縣境東南的柳泉鄉(xiāng)中村南入境,經(jīng)東柳泉、西柳泉、譚家莊子、譚家莊進(jìn)入橫橋鄉(xiāng)的宋溫莊子、劉家莊、宋溫莊、郭家莊、文侯、行云莊,再延伸到支北莊的曲村新村、北蘭莊、曲村、堡里,進(jìn)入萬安鄉(xiāng)的柏壁、梁家莊、杜莊、天地廟、石家莊,到達(dá)稷山縣境內(nèi)的段壁一帶,再向西發(fā)展,穿稷山縣境直奔萬榮縣通化。
在柳泉鄉(xiāng)譚家莊村南有一條地裂縫沿峨嵋?guī)X向南延伸到聞喜縣的西村西北。此處發(fā)現(xiàn)一個直徑約10米,深約6米的凹坑,村民稱作“龍眼”。
在萬安鄉(xiāng)的石家莊向南至陽王鎮(zhèn)的辛安村,有一條地裂縫,寬約3~15米,當(dāng)?shù)厝朔Q“龍海口”。
在文侯村西溝楞上與劉峪嶺北部各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支裂縫。地面早已填平,但是一遇雷雨閃電又開裂縫,當(dāng)?shù)剞r(nóng)民稱作“雷雨龍??p”。
地裂縫進(jìn)入稷山縣段壁一帶,群眾稱為“龍嘴”。
由于年深日久,或種地填溝,或修路取土,或洪水沖刷,自然沉積,地裂縫早已改變了原始的面貌而顯示出斷斷續(xù)續(xù)、時明時暗的狀態(tài)。
據(jù)舊志載:明代萬歷三十二年(1604年)六月,大水,辛安一帶地裂縫突然大開,水從裂縫中流下,有田禾與人畜被沖入地裂縫,又從下段地裂中流出者。
柳泉鄉(xiāng)中村南村民1972年打井時正好打在地裂縫上,漏水不止,無奈另選新址。
紅葉泉從曲村西溝流出,到柏壁地界水流不見。傳言柏壁人不接水敬神,因而水不濟柏壁。實際上是從地裂縫中流走。
一般地裂縫上平田整地后,仍低于周圍地坪。早年,縫線上的莊稼比別處長勢茂盛。夏秋暴雨前后,沿地裂縫村民常能伏地聽到縫底有流水響聲。
宋溫莊子村南,地裂縫西端30多米深的大溝里,可見高6米、寬3米的出水洞。
柏壁一帶有6條地裂縫,其中一條裂縫寬1~1.5米,長約600米,深不見底。西柳泉村南有一條地裂縫寬30~40厘米,長1000米,其深難測。
地裂縫何時形成,無史籍可考。據(jù)1985年山西地震局調(diào)查,系1400年前的一次8級地震留下的遺跡。
地質(zhì)
地層 本縣位于山西臺地的南部,出露地層具有中朝陸臺的特征,有太古界、元古界、古生界、新生界等幾種類型。
太古界太古界地層為境內(nèi)最古老變質(zhì)巖系,出露于縣境北部呂梁山區(qū)沐浴溝一帶及南部楊家院北溝等地。出露厚度200~1000米。巖性為花崗片麻巖及角閃斜長片麻巖?;◢徠閹r礦物成分為肉紅色鉀長石、石英、黑云母等。角閃斜長片麻巖,礦物成分以黑綠色角閃石和淺灰色斜長石為主,局部有磷礦石。因被第四紀(jì)黃土覆蓋未見底。
元古界元古界震旦系,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前震旦系片麻巖之上,分布于呂梁山區(qū),厚度14米,巖性為灰白色中粒石英砂巖。
古生界寒武系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元古界震旦系地層之上,分布于呂梁山區(qū),厚度470米,為海相頁巖、灰?guī)r。奧陶系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寒武系地層之上,出露在九原山和呂梁山區(qū)。厚度為430米左右,為海相沉積自云巖和灰?guī)r。石炭系中統(tǒng)本溪組為山西式鐵礦及鐵質(zhì)砂巖、鋁土頁巖、黑灰色頁巖及灰白色砂巖,以平行不整合覆于奧陶系灰?guī)r之上。出露于縣境呂梁山區(qū)與鄉(xiāng)寧縣交界處,厚度約20米。
新生界第三系上新統(tǒng)地層,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太古界花崗片麻巖之上。下部為礫巖、砂巖,厚度為80米。上部為紫紅色三趾馬紅土,含鈣質(zhì)結(jié)核,厚度22米,出露于楊家院北溝、文侯東溝一帶。
第四系地層在境內(nèi)沉積巨厚,因位置和沉積環(huán)境不同,巖性和厚度各異。下更新統(tǒng)地層在本縣境內(nèi)沒有出露,均為后期地層所覆蓋。據(jù)鉆孔揭露,沉積厚度和巖性變化較大,一般在50~188米。中更新統(tǒng)地層在峨眉嶺、三級階地沖溝壁及階地陡坎處均有出露,呈條帶狀分布,以平行不整合覆于下更新統(tǒng)地層之上,上部被上更新統(tǒng)地層覆蓋,在洪積扇地區(qū)巖性為卵礫石、粘土、粘土加礫石互層。成因類型為洪、坡積。在汾河三級階地區(qū)巖性為亞沙土、亞粘土、沙互層,成因類型為洪、沖積。在峨眉嶺巖性為紅、黃色亞粘土,含鈣質(zhì)結(jié)核夾數(shù)層古土壤,為洪、沖積。厚度一般為46~19l米。上更新統(tǒng)地層分布廣泛,暴露于地表,厚度20~46米。在呂梁山前洪積扇區(qū)巖性為卵石、卵石粘土層。在汾河三級階地區(qū),巖性為黃色亞粘土、亞沙土,在峨眉嶺地區(qū)。巖性為黃色亞沙土。全新統(tǒng)地層分布于呂梁山前洪積扇區(qū),汾澮河一、二級階地區(qū)及大沖溝的底部,以平行不整合覆于上更新統(tǒng)地層之上,在洪積扇區(qū)巖性為洪、坡積卵礫石、碎石、粘土加卵石層,厚度14~25米。在各大沖溝為洪沖積卵石亞沙土、亞粘土互層。在汾澮河一、二級階地區(qū)為沖積洪積沙、沙礫石、亞沙土互層,厚度30米左右。
構(gòu)造 縣境北部有呂梁山單斜和九原山地壘構(gòu)造,南部有稷王山背斜,中部有汾河地塹。境內(nèi)斷裂構(gòu)造較多,多系高角度走向正斷層,為燕山運動和喜馬拉雅山運動的產(chǎn)物。主要有呂梁山前正斷層和紫金山—稷王山(峨眉嶺)前正斷層。還有九原山東、西、南、北正斷層。呂梁山前正斷層在新絳縣走向為北東東向。紫金山一稷王山前正斷層?xùn)|起紫金山北麓,沿峨眉嶺北緣,經(jīng)新絳、稷山直至河津,走向為北東70°左右,上述南北兩大斷裂,形成了東西向汾河地塹。汾河?xùn)|西向橫貫中部,從而構(gòu)成汾河兩岸南北對稱的階地地形。
水文
汾河 屬過境河流。自縣境東北南梁村入境,流經(jīng)店頭、柳泉、城關(guān)、橫橋、古交、萬安等6鄉(xiāng)(鎮(zhèn))39村,至縣西周流村出境。境內(nèi)長22.5公里,河床寬200米左右。多年平均流量48.7立方米/秒,年徑流量達(dá)15.4億立方米。1958年洪峰流量2450立方米/秒,洪峰高程405.66米。70年代后,由于受上游水利工程控制和干旱影響,每年春末夏初枯水期常出現(xiàn)斷流,1983年斷流3次達(dá)50天,為歷史罕見。汾河冰凍期一般始于12月上旬,次年2月解凍,冰厚約0.2米。汾河曾有過悠久的航運歷史,對古絳州的繁榮有過重要影響。據(jù)史載,遠(yuǎn)在魯僖公十三年(公元647年)曾有著名的自雍至絳的“泛舟之役”。清末民初為汾河航運的鼎盛時期,使絳州成為聞名遐邇的水旱碼頭。30年代后航運衰微。汾河曾水源充足,對新絳的農(nóng)業(yè)發(fā)展發(fā)揮過重要作用。新中國建立以來先后在汾河兩岸建起了45個機電灌站,可灌農(nóng)田6萬余畝。
澮河 屬過境河流。于縣境南中村北入境,西北流至縣城西三林鎮(zhèn)東匯入汾河。境內(nèi)長11.5公里。河床寬20~40米,年徑流量0.83億立方米,積水面積0.345平方公里,最大流量1710立方米/秒,最高洪峰為396.9米(1958年),1959年上游澮河水庫落成后,常年斷流,現(xiàn)僅起汛期泄洪作用。
鼓水(泉水) 又名鼓堆泉,為本縣最大的涌水泉,發(fā)源于九原山下。據(jù)舊志記載,因“泉北突有二山,高圓如鼓,則泉以形似而名”,泉群由龍王泉、琵琶泉等29個泉組成,流經(jīng)27村,長22公里。50年代實測流量為1.2立方米/秒,70年代因上游鉆深井取水,流量下降為0.715立方米/秒,年清水總量為2255萬立方米。近年泉水流量仍呈下降趨勢。鼓水又稱“天河”、“神泓”。泉旁鼓堆山丘上元代曾建有“圣母寺”和“神泓閣”。“石鼓神泓”,自古為絳州十景之一,吸引著各地游人。據(jù)《直隸絳州志》記載,唐高祖李淵進(jìn)攻臨汾郡時,曾駐泉旁鼓堆山上。宋司馬光亦曾偕州官游于泉旁祠下,并寫了《鼓堆泉記》,贊美鼓堆泉“水極清潔,洞鑒毛發(fā),盛寒不冰,大旱不耗,淫雨不溢。”鼓水灌田歷史悠久,隋開皇十二年,臨汾縣令梁軌“鑿山源,開鼓堆十二渠”,(《直隸絳州志》)。解放前可灌田近萬畝。解放后,經(jīng)過挖泉疏渠,特別是建成了三泉水庫及附屬的5座水庫,灌溉農(nóng)田達(dá)54000畝。鼓水屬低溫地下水,泉口水溫達(dá)23℃,水質(zhì)為硫酸—重碳酸鈣鈉型水,礦化度小于0.3克/升。泉水除灌溉外,水庫還用來養(yǎng)魚。已有鯉魚、鯽魚等10多種魚在此安家落戶。
紅葉泉 位于峨眉嶺最南端叢嶺中,地處橫橋鄉(xiāng)史家莊紅葉溝,紅葉溝屬西康溝系,為西康溝的支溝,舊名溢水河。由史家莊村南通向支北莊村東,北經(jīng)史家崖,過堡里、曲村之間,到柏壁村南匯入西康溝。紅葉溝地處峨眉深峪,樹木雜生,每至深秋,金風(fēng)颯颯,紅葉滿坡,故名紅葉溝,泉起紅葉溝,故名紅葉泉。紅葉泉為紅葉泉水庫的水源,泉流量為36公升/秒。新絳縣志(1929年版)載:“支社、東王與支北莊之間有紅葉溝,其南端盡處直抵史家莊界,有泉自溝底涌出,沼溝而北,是溢水河發(fā)源處。溝狹林深,人跡罕至,猛獸時有,土地盡荒”。
抗旱泉 源于泉掌村東南約一公里處,娘娘廟前。廟前原有涌泉,新絳縣志(1929年版)載:“泉掌鎮(zhèn)東有溝,溝左一泉名大渠,溝右一泉名小渠”,1958年,政府發(fā)動群眾深挖掘泉,泉流大增,因當(dāng)時正值抗旱階段,故命名為抗旱泉?,F(xiàn)抗旱泉源即大渠所在,可灌田485畝,流量一般為30公升/秒。
一口泉 泉自澤掌鎮(zhèn)黃土坡屬呂梁山小峪石層中滲出。泉位在黃土坡進(jìn)峪后約行五華里的清濂洞近,泉勢孱弱,但水質(zhì)良好,可直接供作清涼飲料。據(jù)傳文中子讀書于清濂洞時,即飲此水。一口泉之所以命名,因泉涌勢弱,喝一口流一口,故名一口泉。
水龍泉 位于北張鎮(zhèn)沐浴溝村北,馬首山南麓。據(jù)傳晉文公逃亡途中,曾于此沐浴。村北山峁建有水龍廟,泉及于峁后流出,泉名水龍,供村人飲用,余水灌田。
南山泉 源于原柳泉鄉(xiāng)(現(xiàn)并入橫橋鄉(xiāng))中村南峨眉嶺叢溝,泉勢甚小,有泉頭二穴。柳泉古稱山水之鄉(xiāng),被譽為“泉水潺潺,柳蔭行行”。泉指南山泉,柳在澮河岸。
東溝泉 位于橫橋鄉(xiāng)文侯村正東崖下,因?qū)贃|溝,故名東溝泉。東溝泉為一滿水井,屢舀屢滿,久久不竭,村人飲水洗用均取自此泉。迄今泉井仍涌滿。
此外,本縣南嶺、北山一帶尚有30多處小泉,天旱干涸,天澇旺流,自生自滅。
植被
土石山植被區(qū) 分布于北部呂梁山基巖中低山區(qū)武家坡、馬首山、胡桑莊、老凹溝一帶。面積45平方公里,海拔600—1438.3米。南坡植被稀疏,覆蓋度10%左右,以草灌為主,蒿類、白草、狗尾草較多。山間谷地與北坡植被茂密,覆蓋度一般在80%以上,除以上草類外還有胡枝子、黃刺梅、柴胡等各種中藥材。人工林以側(cè)柏、油松、刺槐、山桃、山杏為主。
黃土丘陵植被區(qū) 峨嵋?guī)X黃土丘陵分布于南部,植被覆蓋較差,天然植被以草類為主,夾雜少量酸棗、荊條、黃刺梅灌叢;草類中羊胡子草、狗尾草較多;人工林有刺槐、山桃、山杏、花椒、元寶楓、柿子幼林。
九原山丘陵區(qū) 被覆厚層黃土,大部分開墾為農(nóng)田,天然植被已很少,以草類和少量柿樹為主。
平原植被區(qū) 分布于縣北中部各鄉(xiāng)鎮(zhèn)平川區(qū)域,本區(qū)農(nóng)業(yè)耕作利用率較高,多為耕地。天然植被稀少,大多散生于田間、地埂、路邊,主要有拉拉蔓、狗尾草、臭蒿、曼陀羅、蘆葦?shù)取H斯そ?jīng)濟林有蘋果、桃、棗、葡萄、梨、杏、核桃等。路旁、水旁、村旁、宅旁有楊、柳、榆、槐、椿、桐、女貞、紫藤、雪松、檜柏和冬青、月季、牡丹、菊花、美人蕉、雞冠花等觀賞性樹木花草。
沼澤植被區(qū) 分布于汾河、澮河河漫灘,植被有蘆葦、荻草、水生茛、鹽蒿、鹽蓬等。
氣候
春季 本縣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,春季回暖迅速,氣溫多變,雨水不多,風(fēng)大。白晝加長,太陽輻射強度增大。平均氣溫在10—21℃之間,是冬、夏季環(huán)流相互轉(zhuǎn)變、替代的過渡時期。月平均最高與最低氣溫的差值居四季之首位。本季土壤干松,塵粒易被大風(fēng)卷起,大風(fēng)出現(xiàn)時,多有揚沙、浮沉等天氣,偶有沙塵暴襲來。春季降水少,氣溫上升快,風(fēng)多春旱,諺云:“春雨貴如油”。
夏季 氣溫高,降水充足,雨熱共生。濕度大,蒸發(fā)快,風(fēng)速小,人的體溫難以散發(fā),易產(chǎn)生悶熱的感覺。平均氣溫高于20℃,極端最高氣溫有時在40℃以上,極端地面最高溫度有時可達(dá)70.9℃。熱帶海洋氣團水汽含量豐富,被抬升后易凝結(jié),形成降水,夏季是降水量和降水日數(shù)最多的季節(jié)。
秋季 北方冷氣團不時爆發(fā)南下,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勢力逐漸減弱,加之日照縮短,強度減退,溫度由暖向寒轉(zhuǎn)變,風(fēng)速微弱,多出現(xiàn)秋高氣爽的天氣。秋溫低于春溫,平均氣溫在9℃~21℃之間。秋季降水量高于春季,其中9月下旬最為集中,到10月上旬降水量逐漸減少,個別年份會出現(xiàn)連陰雨天氣。一般情況下下一場秋雨氣溫就會相對下降幾度,諺云: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。
冬季 寒冷干燥,雨雪稀少,晴天居多,當(dāng)出現(xiàn)回流天氣時,才容易形成降雪。由于氣溫低,降雪不易融化,地面積雪一般為6~18天。太陽輻射量是一年最少期,為484.4小時。正午太陽高度角為30°54′,大于本縣以北地區(qū)。12月下旬到翌年1月下旬為最冷時期,極端最低氣溫多出現(xiàn)在清晨。